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老馬 老把戲 2011/03/31



老馬 老把戲
                                                                                                                               ◎ 郭川珍
       總統府在馬英九就任總統三年之後,以檔案公文未歸檔為由,將前總統陳水扁、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府秘書長陳唐山、蘇貞昌等十七位首長及辦公室人員移送監察院。此舉正凸顯出老狗耍不出新把戲,將早已交由特偵組偵辦的案由又移送監察院擴大處理,藉此轉移政績乏善、民調低迷的焦點,更加凸顯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執政霸凌從未改變,只是更加會利用司法來包裝的伎倆罷了!

       過去幾十年來每逢選舉,就抓些所謂「共匪」來做政治審判,藉此肅清;或者黑函攻擊、賄選買票等等動作,總之選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管它事實真相如何,總之,先以官威、傳媒等手段來操作,絕對有一定殺傷力,即便事後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但民間的「第一印象」或「刻板印象」已達成,對於選舉來說,國民黨絕對勝算居多。此次同理可證,至少讓綠營再內亂一番、綠色選民再臉綠一些,至少可以打擊國民黨的強勁對手及綠營的士氣,如此一來,挾著執政的優勢,以及「法院是自己開的」、「監察院是自己讓它又重開」的心態,執政不需政績,耍的正是「心機」與「老把戲」而已!
(作者為教師)

                                                                                      刊登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2011-3-31

紅中字會? 2011/04/08


紅中字會?
郭翰林

        網友要求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將募得的十七億捐款立即全數交給日本紅十字會,而非分階段捐付。民眾要求「踹共」,將捐款流向說清楚,但紅十字會會長陳長文卻強調分階段更有意義,是更負責任的說法。其實,負責任的作法,就是「踹共」以防「串共」,才能讓捐款人的愛心沒有疑慮與滯緩。

        對日捐款的善心,本無朝野之分、藍綠之別,但「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做為唯一經立法通過成立的民間組織,其理監事成員當中明文規定有「官員」為當然理事,換言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民間的社福團體,因此報載過去在郝龍斌當該會秘書長時發生安插了七名工作人員,連他一共八人每年領走千萬薪資,是所有人事支出的半數情事。而今,所謂的「官員」或當中成員的官方思考模式,也多依循著馬政府的傾中思維來處理台灣民眾對日的多數捐款時,也就令人不得不提心弔膽了。種種如專業性考量的「分階段」撥款或「國際慣例」等說法是否就是「串共」的飾詞呢?在一中的原則下,聽從中國紅十字會的指揮,才會有如此遲緩的作法,身為捐款人的網友及老百姓,當然不只要清楚知道捐款的流向及用途,更需要知道「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是否以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紅十字會」之下而捐出。          

(作者為加拿大台僑)


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1-4-8

鬼扯「普通人」 2013/02/06


                                鬼扯「普通人」
                                                                            

                                                                                               ◎ 郭翰林
      在監察院公佈陳水扁的健康影片之後,陳水扁健康問題更引起廣大與對立的討論,醫生柯文哲說是「廢人,無法亂」,但主管北監的法務部長曾勇夫卻說,陳水扁和「普通人」差不多。好個「普通人」!

      筆者就請天下普通人一同來回顧。馬政府上任後,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態勢,透過特偵組約談陳水扁,更以鋪天蓋地的媒體來報導、渲染,似乎台灣最大貪污首惡就是陳水扁。之後除了上銬侮辱前總統,還施以無限期的羈押、中途更換法官、教唆偽證、恐嚇證人等可恥手段,不僅為人知曉,更引發多位法官質疑。

       然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阿扁入監服刑後,還不明不白吃了長達十五個月的鎮靜劑,而今,已是口吃、手抖、腳不穩等狀況,多位名醫已證實扁身患重症,沒想到阿扁在曾勇夫口中,竟然落個「普通人」的稱號?

      正值二二八前夕,不禁令人想起過往國民黨的老伎倆,製造肅殺的氣氛,讓人人自危、急於撇清;扣紅帽、不當刑求取供;鋃鐺入獄後,各種凌辱、入藥等手法層出不窮,這些伎倆幾乎全都在阿扁身上可見端倪。已是二十一世紀,怎麼馬政府還故技重施呢?怎不「老妓從良」?至少還可還給司法公平正義的空間吧? 「法務部長」怎麼說?(作者為加拿大台僑)

                                                                          刊登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2013-02-26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先「調教」再「僑教」 2005/06/19


先「調教」再「僑教」
                                                                                                                                           ■郭翰林
   拜讀自由廣場「數位僑教多元民主」一文,對於多年流落異域的台僑人而言,僥倖得以見到一點點台灣觀點與台灣文化的入門網站及刊物,也是值得華文教師頗可利用的豐富資訊庫,令我們這群「亡國黃種猶太」頗覺欣慰,這點僑委會五年來的成績值得欣慰與鼓勵。
回顧歷史,僑委會幾十年來可說「掛羊頭賣狗肉」,一些職位淪為酬庸,海外單位更成打小報告那群「抓耙仔」的勒索窗口,一批批扛著愛國招牌的幫門、會所的人,到處兩面要錢,台灣給了錢,一轉身又向他們的「祖國」去要,相信曾經旅居美國的張委員長不會不知道吧?

   我們很高興看到今日的僑訊及刊物、教材已能製作或直接採擷台語和客語的教材等「多元文化」的方向,導引僑民在當地多元環境中獲得最佳調適,並增加學習母語的機會。可是我不禁要擔心:貴單位官員們(包括曾被你們邀聘的僑委大爺、千金們)是否用心的去推動,並以妳的「槓桿原理」發揮更大影響力?

    因此,我想必須先調教內部及駐外單位,摒棄舊官僚氣息,以更切實的腳步來落實在僑教上。例如貴單位提供費用慶祝僑校校慶,但僑校請來的貴賓卻是坐享其成的中國領事,試問,這該不該先調教?
                                                                                                                               (作者為公務員)
                                                                                     刊登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200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