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當台灣的民主只剩「雞排英雄」


文章轉載自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203/1477140/

當台灣的民主只剩「雞排英雄」

2018/12/03 09:35
郭翰林/加拿大台僑

最近不論南北,都見到大排長龍的人等著領雞排,儘管一直有人認為選前的「祭品文」及發放雞排的言論已明顯構成「期約賄選」,但是司法單位不只視若無睹,人們也不管雞受不受難,反正這就是「貨出去、人進來」的拚經濟模式,當選人更到場發放雞排,彷彿當選人就是「雞排英雄」?

雞排,一種平民美食,免費擁有,的確是一種無關政治色彩的生活小確幸!但,選後的雞排真的是民主小確幸?拚經濟良方嗎?

對照大選期間,全台各地賭盤的賭注,從韓國瑜輸陳其邁幾萬票到PK乃至贏陳其邁幾萬票的賭盤,下注的、操盤的在檯面下暗潮洶湧,這些龐大資金暗地流竄、明顯違法,是否影響了選舉,只有國安單位及檢調最清楚,選前是否大力掃蕩?選後是否積極追究?至今是否輕輕放下?

沒人追究,台灣社會只剩雞排,人人都是英雄!人人都可以是吃雞排的英雄,何樂不為?

當今狀況,活似執政黨輸了一場選舉,台灣人民就該輸掉治安與民主?台灣社會與選舉,已經不須公平正義了嗎?

選前,所謂的名嘴或相關人士在媒體上高談闊論,不惜以雞排來賭注或誘引選民,這是否和選前公布民調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否都有意圖使人不當選之嫌?為何公布民調就違法該禁?發放雞排就可公然大肆鼓吹?這是哪門子民主嗎?

當然,歷史不會以雞排論英雄,只是雞排,選前可供各方人馬誘票,選後還可供人沽名釣譽,一千片不嫌少、兩萬片不嫌多,幾十萬到幾百萬新台幣就可吸睛搏版面,當雞排成為英雄,我不知這是民主的小確幸?還是民主變相的墮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