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刀在你們手上 台僑華僑都是被喬的

                                刀在你們手上  台僑華僑都是被喬的

                                                                                                                                                                               ◎郭翰林
               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日前在美國僑界稱「台僑」毫無意義、無知的言論,引起立委要求陳士魁公開道歉。其實,以主管僑社的最高首長公開發表這種言論已經不是道歉就可以敷衍了事,而是不適任的問題,立委應該要求陳士魁下台,並徹查僑社種種弊端。

                如立委所說,有海外僑團發表聲明沒有接受僑委會補助,但僑委會給國會的紀錄確有補助,那錢到哪裡去了?是僑團集體說謊?還是僑委會作業上貪汙、造假?是否有貪汙或偽造文書之嫌?事實已擺在眼前,立委若只是要求道歉,卻不撤辦,甚至檢調也無進一步的偵查行動、監察院也都不作為,簡直就是「為虎作倀」,一如過去外交官貪汙,即便有罪定讞,幾年後還是回任,甚至派駐海外,簡直拿他們沒辦法!說穿了,這就是中華民國的外交僑務生態,「天高皇帝遠」為所欲為,難怪我們「台僑」不得不與之區分。

           「台僑無知論」由出身僑委會基層的陳士魁口中說出,這不是脫口而出的口誤、也不是不識時務的白目,相反的那是奠基於僑委會長久以來的「台僑等同台獨」、「台獨等於叛亂集團」、「叛亂集團等於恐怖份子」的思維作祟,因此,陳士魁強辯不分台僑、華僑是「無知」,簡直就是睜眼說瞎話,如果僑委會是沒有台僑、華僑之分的話,為何海外僑社的補助總是華僑居多?陳士魁身為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成長的土地是他的選擇,但歧視別人認同故鄉的做法,真的令人不齒了!
台僑若「無知」,那陳士魁就「無恥」了!


2016/03/24

陳情了又如何?

陳情了又如何?
◎郭翰林

    教育部體育署署長何卓飛說將設「奧亞運全國性體育團體與教練、選手陳情事件處理小組」,提供選手、教練陳情管道,讓選手不再申訴無門。此舉,看似積極解決之道,卻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風,治標不治本,請問有多少選手敢向體育署陳情掌握他們生殺大權的長官?更諷刺的是,連資深射擊國手林怡君因指導教練10年來無法隨行出國比賽,宣布退出國家隊,在8月底接受總統蔡英文接見時就已遞交陳情書,但至今未見體育署回應。請問,申訴有門卻無回應,那不敢申訴的,管道不就形同虛設,又有何用?還是申訴管道只是敷衍上級、選手的假通路?
    其實各種體協長久以來在台灣體壇所扮演的角色與行事作風,早令選手敢怒不敢言,如:羽協因為贊助商的問題對選手罰款,橄欖球協會因為經營不善所以在亞洲巡迴賽棄賽,足協因為治理問題所以讓旅外選手退賽抗議。今年里約奧運亂象連環爆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因此與其設立陳情管道,不如全面檢討各協會的定位以及存廢的必要性,到底協會對選手而言是助力還是阻力?是協助選手參賽還是只圖分贓獎金?或假參賽之名行勒索選手之實?不是以選手的立場來考慮,而是在乎準備過程中的種種實質利益,如:衣服、鞋子、用具等,總之,由參與國際賽事所需的相關配備以及衍伸的行業長久以來就是各體協的囊中物,這些體育署的附隨組織,既可領取國家的經費,又可得到民間企業贊助,運作機制不透明,又不受政府有效監督,難怪惡評如潮,因此有立委痛批體育署「一億補助換棒協一張A4」。
    其實棒協在海外搞烏龍可謂罄竹難書,如2013年經典賽時曾被批不供應選手早餐,1999理事長把隨團翻譯帶著跑個人行程,球隊在無人翻譯的情況下,就在加拿大的機場內拉著行李跑來跑去,只因為隊員不懂英文不知如何轉機,只好瞎猜胡碰自找門道轉機。這種公帑私用、不顧球員團隊的理事長還仗著誰能耐他何的「土皇帝」心態囂張多時,此類情事在體壇從來不是新聞,而是無人敢說的「污泥文化」,因為協會理事長、秘書長等等高階職務,一如國營事業董事長,是肥缺,長久以來淪為政治酬庸,且不受監督。政府即便有心振興發展體育,只要這種污泥文化或體制未進行改造,只是治標不治本。將導致用來獎勵、培育人才的種種措施大打折扣的,因為編列的大筆經費最後用到選手身上已是乏善可陳了,這就是當今台灣體壇的大問題!

    體育署若真心想改革,也應知道這是從根爛到底的結構性問題,必須從協會下手,如此才能治本,否則體育署也只是被牽著鼻子走的一條「金牛」!
-- 2016/10/14  --


人民有感?人民有「幹」!

人民有感?人民有「幹」!
◎郭翰林
    林全日前視災不滿水電搶修進度無法讓他完全滿意,要求台電、台水派副總職以上到場,並說「何時恢復何時再回來」。這樣的命令,一時間竟令人誤以為台灣已回到蔣經國院長時代,行政命令大於一切,罔顧台電搶修人員平均一天只睡四小時的實際情況,真不知這是院長苦民所苦、霸氣十足?還是官僚作祟、無知充專業?

    其實談專業,被視為財經閣揆的林全,面對兆豐銀行被美國處罰鉅額罰款,林全是否也同樣霸氣要求處理好才能回來?還是全民買單是帳面數字,不是像風災那樣具體可以讓民眾感受到,也就不需要積極有效的處理,這是作秀心態嗎?當然也不敢奢望「年金改革」會有何成果?軍公教一上街頭,林全心頭就晃動了,改革成了選前口號;觀光業要客源就上街頭,三百億就豪爽的補貼,請問「有感施政」該是這樣嗎?背離主流民意的施政不會讓人民有感,而是人民「幹」在心裡!

    施政當然不是看「百日」,但是如果改革只是找基層發洩,會讓人小看院長了!藍的到綠的會自動變綠的理論,到現在我們只看到,堂堂院長大人成了救火隊隊長,從桃機、華航、兆豐銀到現在,各部會到國營單位太多人事該換不換、該斷不斷,說是行政無縫接軌,反倒像是民進黨接上國民黨,台灣成了「國、民黨」執政,換湯不換藥,苦的還是百姓,轉型正義還是遙遙無期!

    說穿了,藍營看扁新政府,從馬英九開頭,該走的賴個一天搬離官邸也好,要離職的賴個四、五個月也稱合法,不願走的還說做事原則是不到最關頭絕不走人,諸如此類賴皮,請問院長「完全滿意」嗎?至於嗆新政府「要下台的最大」或者修改縮短赴中的管制期限等等前朝官員,請問完全執政又能奈他何?至於八位「九二共識」縣長不顧風災執意赴中的做法,請問林全院長,您完全滿意嗎?而監察院監委要啟動調查了嗎?

    新政府如果只會催台電基層員工,卻饒了「九二縣長」及老藍男們,我只能說這樣的施政,人民不會有感,人民只能被迫說「幹」!


----2016/09/19--

蔡總統,做到了嗎?

蔡總統,做到了嗎?
◎郭翰林
    兆豐銀日前才決議向前任董事長蔡友才、總經理吳漢卿,提起民事訴訟求償57.1億元,並聲請假扣押10億元,並通過組織改造與大規模的人事調整,一副有所檢討的姿態,但問題就單純只在兆豐銀?兆豐銀行違反洗錢法遭美國重罰案,從八月延燒到現在,政府竟只提出一個「誤繕」說來「救火」,難道巨額罰款未來要全民買單?違反洗錢法規的相關情事就要全民不清不楚的「吞下去」嗎?蔡友才、吳漢卿是余文們嗎?面對馬英九執政時期所犯的錯,蔡政府是沒有能力處理還是另有隱情呢?

    費鴻泰指總統蔡英文的哥哥蔡瀛陽涉入其中,雖然蔡已發表聲明說邇後將追究法律責任,而費則嗆說「這次就告」,顯然的,「誤繕」是不會「霧散」,反而引火上身,政府無法果斷處理,拖久了燒掉的不是「馬朝」官員,而是人民對新政府的信任。蔡英文如果再輕忽,很快的人民就有馬英九633跳票般的感受!

    英全政府上任至今,諸多事件處理方法與態度,簡直令人匪夷所思,從桃機、華航、軍公教、樂陞...等到兆豐,姑且不問政績,就只問「解決問題」,如果只是「垃圾太多」的問題,此時想問:有能力清垃圾嗎?還是圾圾要分類太難嗎?垃圾就是垃圾,不除的話註定要發臭,完全執政的新政府如果連清理垃圾的能力都無,那請問人民該如何期待政績或轉型正義呢?蔡主席說「用三十年的時間,證明了民進黨是一個可以值得信賴的政黨,但蔡總統執政才四個多月,可知已消磨多少人民對政府的期待與信任?這個算盤,民進黨人可要好好盤算,因為全民也惦量著,更睜著雪亮的眼睛在看!

    蔡總統曾說人民的聲音聽到了、看到了,但請問做到了嗎?為了國家社會的公平正義,也為了令兄的清白,大刀闊斧的徹查吧!這不光是海外台僑的納悶,也是南部碩老及年輕選民的想法,甚至是嘉義最北、最偏遠也是最綠的溪口鄉鄉民的心聲!

---2016/09/24--

知法違法 人民新典犯?


知法違法 人民新典犯?

郭翰林/加拿大台僑立法院日前進行司法院長許宗力、副院長蔡炯墩投票,國民黨籍立委林為洲不僅在選票上寫下「拒投」的字眼亮票給媒體拍攝,還公然將選票帶出議場,雖曾遭勸阻,但林還說「你罰我啊!」顯然的,林為洲身為立法委員知法犯法,如果綠委只關注在被提名人是否過關,而不好好「罰」林為洲的話,不僅無法讓林為洲「求仁得仁」,更重要的是讓國會殿堂淪為立委作秀、發飆的舞台,讓林為洲成為人民「新典犯」,爾後人民投票,人人可以亮票、撕毀並帶出,只要隨便喊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可以,一如性侵要喊個「為中國統一大業犧牲」之類。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同時也是國會多數黨,大喊改革之際,如果連這種小事都無法制止,可就枉了完全執政的意義,不應以「事小而不為」,更該嚴肅審慎看待,否則立法委員可以公然踐踏司法,這還是法治國家嗎?這樣的立委還適格嗎?執政黨若不拿出辦「法」來罰林為洲,可說間接默許司法被踐踏,更淪為隱形的共犯。套句林為洲的話,罰不罰林為洲,這是有層次的。如果國民黨人之犯行被執政黨默許,這樣的共犯還真有層次!

刊登於蘋果日報論壇2016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