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私刑 正義 兩碼子事


文章轉載自自由時報: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62088
自由廣場》私刑 正義 兩碼子事
2019-01-18 06:00
郭翰林

                虐童案及因肉圓未加辣而施暴親兒等事件引發眾怒,鄉民不只肉搜、到場聲援,甚至到場毆打施暴者,且透過直播等網路傳播,不論是圍觀或助陣的鄉民也多到警察不得不出面處理。似乎,鄉民的私刑正義正在悄然成形。

                這種一呼百諾的效應,除了彰顯人們對正義的渴望之外,更凸顯了司改成效不彰,與其耗時期待司法維繫正義,爾後又落空的無奈與憤怒外,不如直接動手私刑來得痛快淋漓。因此,儘管私刑本身就違法,卻總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並贏得讚聲的主因。因為鄉民宣洩的不只是對施暴者的不滿,也是對司法不正義及公權力不彰的不滿。

              私刑固然違法、以暴制暴更屬不該。但,孰致之?又孰令之?執政者當審慎因應,不以事小而忽之,莫忘二○一○年九二五白玫瑰運動。除了積極加強民眾的法治觀念之外,更該好好徹底司法改革,該修法就修法,不管是刑責的增加或是汰除不適任法官等。已經八年多了,當年運動的訴求落實了多少?改進了多少?而台灣的社會安全防護網又建置或落實了多少?

                其實,私刑完全不代表正義,但「私刑正義」可以被合理化到不斷上演,那不僅僅是法治教育的問題,更是公權力崩解的問題。執政黨,拿出魄力對症下藥,加速汰除不法、不適的司法人員吧!讓私刑歸私刑、正義回歸正義,別讓台灣的正義只能在街頭伸張!更別讓台灣的民主法治簡化成群打腳踢的模式!在流行接地氣之際,正義不該淪為私刑正義,司法也該徹底改革,成為真正的正義防線!

(作者為加拿大台僑)

口譯哥之戰 體制之戰


文章轉載自民報 論壇 政治: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b734af1b-976c-4df5-8f7a-ad2309301977

口譯哥之戰 體制之戰
郭川珍(教師)  2019-01-17 21:40

      「口譯哥」趙怡翔被外派至駐美代表處擔任政治組長,遭藍綠質疑資歷不足或破壞體制,引起正反攻防戰之後,有藍營青壯派力挺趙怡翔,認為這是「人才養成戰」。不管是資歷或人才養成,說穿了就是體制問題,因為既有體制既不能淘汰老舊勢力、也無法有效添新血,這如何拚外交?

       循著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體系看似公平、公開又專業、合法,但經傳統國民黨黨國思維訓練之後進入外交部、成為中華民國外交官的人員,真的就「專業」嗎?是在外力拚外交時間多?還是監視異議份子的時間長呢?是以「天高皇帝遠」享福心態任事,極盡「能撈就撈、能混就混」的心態做事居多?或是不畏艱困處境、積極開拓外交的人多呢?在外領高薪、拿津貼而「佔在茅坑不拉屎」的人員比比皆是,因為仗著經合法考試進入體制,沒有重大違規,依法就動他不得,由他在外逞強甩橫。長久以來已成一種「潛文化」,誰會沒事自捅簍子、自揭瘡巴?那些懷有使命、力拼外交的好外交人員既憂不同流難生存,既同流又如何拚外交?

        這種體制,行政上難以糾核,使得外交體系更加迂腐封閉。而立委出國,駐外單位忙於迎接,充當「地陪」或「全陪」,好好侍候,以免預算被刪減或在外醜事被揭發。經過金錢外交、外交休兵政策,駐外人員是否拼出有效外交成效已然不是重點,重點反而落在如何打點國內關係,搞好關係爭升遷、爭外派駐點才是多數外交人員所關心。因此,多數外交人員關注國際局勢、外交形勢的能力遠不及洞察國內政黨形勢消長的能力「專業」。

        據說,有一等秘書不用35年也能攀上代表的大位;趙怡翔被外派之前,外交部內已問過一輪卻沒人有意願接此職務。這說明,多數外交人員從事外交不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而是以個人生涯為考量。這樣的體制文化,該被捍衛嗎?這樣的外交還叫「專業」?

        一個迂腐卻忝稱「專業」的外交體系,該如何注入活水?如果國家體制已僵化至此,監委不妨從過往弊端調查起,別讓「在外的專業」笑「在內的無能」!至於「刀在手上」的立委,尤其是當朝的「國防外交委員會」的立委,就回歸本職,認真審察議算,為民除弊、為國興利。如果以為出國有大使當小弟開路,就可以威風到看不見真相,或是以為上媒體高談闊論就能賺通告、塑形象就不用傾聽民意的話,這樣的立委,充其量只是「利委」,早晚會被民意所唾棄!

        口譯哥之戰,已不是語言或外交的專業之戰,也不僅僅只是人才養成之戰,而是中華民國的體制之戰。因為外交體制難以自律、自清,而監委未有效監察,更扯的是,「刀在手上」的立委卻好似耍刀自利!有這樣的體制長期不被重視,一個口譯哥的外派,意外引爆「好個體制」,也算是剛好而已!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想起沈斯淳與史亞平


文章轉載自自由時報: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60907

自由廣場》想起沈斯淳與史亞平
2019-01-13 06:00

郭翰林

    「口譯哥」趙怡翔將外派駐美代表處接任政治組長,引發藍綠批評。從資歷過淺、年紀太輕、不夠專業乃至國家制度遭破壞等理由都有,而馬英九更直批「災難」,甚至監察委員仉桂美、江綺雯也申請自動調查。一個口譯哥的外交任用不只引爆「口水」戰,更掀出中華民國的體制問題。

    經歷金錢外交又被斷交,以及馬英九的「外交休兵」之後,台灣的外交都必須更務實、更彈性,而不是消極的自我閹割。與其急於封殺一位年輕人的未來,倒不如先來談談過去的許多歷史,並請監委好好調查並向國人公告,別再遮遮掩掩或搪塞,免落「奸委」之名。

    談外交專業,就讓我想起「不諳日語」卻獲馬英九派任為駐日代表的沈斯淳,當時備受非議,馬英九卻以「直達天聽」力挺。駐日期間,還因聘用中籍人士引發國安疑慮,但卸下駐日代表一職,竟獲外交勳章。

    再如前駐新加坡代表史亞平,駐星期間引起外交爭議,更被監委調查認為「重大違法,嚴重失職」,但當時總統府以涉及國家安全,竟秘密結案,不對外公布報告。除此之外,史不但未被究責懲處,反被晉升為外交部次長,馬英九卸任前,還將其外派駐奧地利代表。

    此二例,不管專業能力有問題或行為違法失職,在馬英九時期都是獲得極高的肯定與保障,這算不算「災難」?如果是災難的話,是不是體制保障了他們「能撈就撈、能混就混」?即便監委調查屬實,也還有上層體制罩著,這種中華民國的體制能不檢討、改正嗎?

(作者為加拿大台僑)

人民最大黨


文章轉載自自由時報: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58772

自由廣場》人民最大黨
2019-01-04 06:00

郭川珍

                二○一九年的第一天,蔡英文發表第一次總統元旦演說。這是民進黨敗選後、辭去黨主席的蔡總統的元旦談話,強調這場選舉的結果,絕對不代表台灣基層的民意想要放棄我們的主權,也絕不代表台灣的民眾想要在台灣主體性上做出退讓,更提出「四個必須,三道防護網」。

             談話隔天,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上重申「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和「一中一台」,即便強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也明白表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小英總統明快的回應:我們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根本原因是北京當局所定義的「九二共識」,其實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並重申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絕大多數台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而這也是「台灣共識」。

              對此,向小英總統大聲說:加油!站起來吧!既已卸下黨主席的身分,就該好好的擔起總統的重責大任,開大步、走大路,無須被新潮流制約、架空或綁架,不須被選對會耍弄。只要善用國際局勢、好好帶領「台灣共識」,根本也就無需恐懼「白色力量」,你說得極好,非洲豬瘟連疫情防治都不能真心合作,哪來的兩岸一家親?

                別忘了,民意才是執政的後盾!人民,才是全國最大的黨派,勝過新潮流、韓流,更超過白色力量!與其卑躬屈膝討好白色力量或藍色縣市長甚或任何流派勢力,不如大力改革,積極回應當初人民的期待「從根本的結構來解決這個國家的問題」。因為「歷史不能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這是「台灣共識」給你最最最關鍵的機會!

                一年之始,小英表現出面對問題的勇氣,個人予以高度肯定。更希望總統要認清局勢、把握時間、站穩腳步、有效改革,不需輪流討好各方人馬,更不能因為輸了選舉,就輸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輸了選舉,就輸去改革的勇氣;輸了選舉,就輸了台灣價值;輸了選舉,就對威權棄械投降;輸了選舉,就容許不公不法不義復辟;輸了選舉,就輸掉台灣人民的期待與希望。

(作者為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