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錯亂的中華民國


錯亂的中華民國
郭川珍

    反年改成員「八百壯士」之一的繆德生因攀爬立院外牆跌落而終不治,堪稱「撞死」。22日的告別追思,藍營大咖齊聚,有總統頒的旌忠狀、也有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的褒揚狀,有統促黨、反年改團體等等也都到場,現場中國五星旗及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旗飄揚,讓告別式現場充滿歷史的混淆與事實的錯亂。

    由郝柏村領銜,共13名將軍、42星共同署名的褒揚狀。如果只是意在褒揚尊崇死者,是「壯士撞死」,眾星垂憐,情有可憫。但若依中國傳統思維與形制來看,諸將領聯名就可僭越了三軍統帥、自行頒發褒揚狀?可有「逼宮」之嫌?還是向三軍統帥耍軍威嗎?

    這位號稱「黃埔楷模」的壯士雖一去兮不復返,卻把當年黃埔處心機慮想打倒的敵人中共五星旗也引來,人死為大的告別式,卻成了國共同場較勁的祭台:祭過去的敵對、哀現今的分離以及至今仍混淆錯亂的認同。悲哉!繆德生,活生生地成為國共兩黨的「祭旗」!

    另一個錯亂則是旌忠狀是由三軍統帥蔡英文頒發,寫著「在台北市積勞病故,曾獲頒勳、獎章忠貞為國,殊堪旌揚,特頒此狀,永垂式範」。翻成白話文是說:在台北街頭到處反年改,過於勞累以致死亡………可做為永遠流傳的典範。這份由蔡英文及賴清德具名頒發的旌忠狀,堪稱「造反有理,足為典範」!真不知,執政黨是旌忠?還是表揚「造反」?

    死了一個「八百壯士」,黃埔褒揚?國家旌忠?國共還同台?堪稱史上最錯亂的中華民國!

    作為一個老師看到這樣的歷史與事實真不知如何教蔡總統給我們一個真實的建議吧

--2018/03/22—

錯亂的旌忠


文章刊載於自自由時報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86248
自由廣場》錯亂的旌忠    2018-03-23 06:00
郭川珍

    反年改成員繆德生因攀爬立院外牆跌落而終不治,告別追思藍營大咖齊聚,有總統頒的旌忠狀,也有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的褒揚狀,統促黨、反年改團體等等也都到場,現場中國五星旗及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旗飄揚,現場充滿歷史的混淆與事實的錯亂。

    由郝柏村領銜,共十三名將軍、四十二星共同署名的褒揚狀。如果只是意在褒揚尊崇死者,是「壯士撞死」,眾星垂憐,情有可憫。但若依中國傳統思維與形制來看,諸將領聯名可就僭越了三軍統帥、自行頒發褒揚狀?可有「逼宮」之嫌?還是向三軍統帥耍軍威嗎?

    另一個錯亂則是旌忠狀是由三軍統帥蔡英文頒發,寫著「在台北市積勞病故,曾獲頒勳、獎章忠貞為國,殊堪旌揚,特頒此狀,永垂式範」。翻成白話文是說:在台北街頭到處反年改,過於勞累以致死亡…可做為永遠流傳的典範。這份由蔡英文及賴清德具名頒發的旌忠狀,堪稱「造反有理,足為典範」!真不知,這是旌忠?還是表揚「造反」?

    作為一個老師,看到這樣的歷史與事實,真不知如何教學生!

(作者為教師)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頒獎李敖 另類的轉型正義嗎?



【專文】頒獎李敖 另類的轉型正義嗎?
文/郭翰林 2018-03-22 17:18

李敖去世,立即引發總統是否該頒發褒揚令的爭議。這爭議,一如李敖一生的作風一般兩極,有人稱讚他的文字是台灣重要資產,也有人批評他不曾融入這塊土地,更有人認為「此人不斷傷害台灣、民主」,絕不該受褒揚。進而,有更多「消費論」出現,隨即李敖家屬表態拒絕,褒揚令似乎也該塵埃落定,但,執政黨急於頒發「褒揚令」被拒的事件,凸顯出小英政府進退失據的立場與不堪!經過這次「熱面孔貼冷屁股」的教訓,鄭麗君和蔡英文的腦筋更應該清明一點吧!

平心而論,李敖自認反蔣、反日、反美、反台獨、反國民黨、反民進黨。一個大半輩子強調自由的人,卻是徹徹底底臣服於中國共產黨。好聽一點是,大漢沙文主義,說直白深入一點,他連自己的核心價值——思想自由都反了!一個勇於向威權體制挑戰的人,竟臣服於箝制思想言論的中國,當然也支持一國兩制。這,就是真正的李敖!

然而總統蔡英文竟說當年他所挑戰的威權,已經成為歷史。他筆下渴望的自由,已經變成台灣的生活方式(好像台灣打破威權和現在的自由,是李敖爭取來的?令人不敢苟同)。總統忽略一個現實,中國直到現在仍是巨大的威權,威權到連李敖都擁抱到忘了曾經堅持的自由。因此,他的過世,不應只是代表一個詭異時代的消逝,如果總統頒發褒揚令,是不是褒揚一個擁抱威權於無形的假自由主義呢?

蔡英文在提名謝文定為司法院長時,以「威權時代多數人選擇服從」來護航他;現在卻讚揚李敖勇於挑戰體制、對抗權威而讓社會不再沉悶。不知這是典型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還是昨是今非?還是社會已無正義是非?還是小英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像藍天捍衛隊謬德生為亂年改事而違法爬牆失足跌死,國防部也要頒發「旌忠狀」,什麼跟什麼啊?鼓勵退伍軍人都來圍立法院爬牆壁嗎?國防部鼓勵違法亂紀嗎?

至於小英總統為何思考要頒褒揚令,是因為李敖生前罵你笨到不知如何治國?或是認為這也是另一種轉型正義嗎?我想以他的狂傲,他絕不受此等褒揚。與其自取其辱,不如讓他自由擁抱他的祖國吧!小英和小君,就請別自討無趣了。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司改在哪裡?


文章轉載自民報: http://www.peoplenews.tw/news/a2ae4c9c-96af-4c66-bfcb-3b355e50d722
【專文】司改在哪裡?
文/郭翰林(加拿大台僑) 2018-03-19 10:50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法官陳鴻斌被控騷擾女助理,職務法庭再審改判後,不需免除法官職務,只需罰薪1年約216萬元,得保留每月18萬元的退休金。此判決一出,引爆爭議,普遍認為「不符人民期待」。但該案受命法官陳志祥強調法官可貴之處在於不必迎合輿論,認為陳鴻斌只是「試圖發展婚外情」未遂,並非利用職權性騷擾助理;另名法官林文舟更說性騷擾只是「言行不檢,尚未達到不適任法官的程度」。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法官陳鴻斌被控騷擾女助理,職務法庭再審改判後,不需免除法官職務,只需罰薪1年約216萬元,得保留每月18萬元的退休金。此判決一出,引爆爭議,普遍認為「不符人民期待」。(資料圖/取自司改會臉書)

    顯然的,該案承審法官是前司法院院長林洋港的忠實信徒,抱持著「司法像皇后的貞操」不容懷疑的信念。面對砲聲隆隆的質疑還能臉不紅、氣不喘地上媒體說分明,還強調「如果我是恐龍法官,那幾乎所有法官都是恐龍法官」。除了佩服法官的勇氣與堅持之外,我也同意「輿論」並非審案裁量的核心,只是我更想了解法官堅持的法律見解是「公平正義」?還是深知司法體系的結構性問題,給予法官有恃無恐的勇氣?反正效率不彰的司法人員淘汰機制仍然變相的保障著「枉法」的司法人員,法官審法官又何必「相煎太急」呢?!

    中華民國的司法人員長期以來就受國民黨黨國教育的薰陶與把持,形成一種臭不可掩的「醬缸文化」,平常辦案就給人「有錢辦生、無錢辦死」的印象;加上近親繁殖,法界多少夫妻檔、兄弟幫加上同學、同期受訓等等關係,形成一個龐大又交相掩護的「生命共同體」,足以「官僚特權操控人事陞遷」,比如有簽結超過百案的檢察長,就有適時高升的檢察官先生;而「辦綠不辦藍」的問題即便在政黨輪替多次之後仍然存在,如:郭瑤琪、陳水扁有罪;林益世、馬英九輕判或無罪;現在似乎又看到「不辦男」的歧視問題,騷擾只是「試圖發展婚外情」未遂。

    加上過去有檢察官以被害人在強迫口交時沒有咬傷加害者陰莖為由,認定是合意性交;補習班老師陳星被控誘姦女學生,檢察官主張補習班老師沒有打分數的權力,不成立權勢關係等等案例,凡此種種,都再次強化、確認了「司法是皇后的貞操」不容懷疑,民意、輿論在司法案例中只是「放屁」!

    打著「司法改革」的小英政府,開過多少司改國是會議,要掃除「司法無法親近人民、不被人民信任、司法無法有效打擊犯罪」的情況已快2年了,不論是性別歧視、權勢關係或政治利益考量的案件,人民只看到司法「試圖強暴廣大民意」未遂,卻遲遲未見不容質疑的「皇后的貞操」!

    在這號稱「人民是頭家」的法治時代,廣大民意被司法給強暴了,該怎麼辦?請問小英總統,是「皇后的貞操」重要?還是人民活該?或是司改仍在「試圖發展公平正義」未遂?被邱太三盛讚為「全國整體司法改革最佳人選」的蔡碧玉,似乎還未為司改做出重大貢獻。所以,不管是法官性騷擾、檢察官濫訴或縱放,甚至檢察官與法官當庭對嗆的,司改改到現在,連廣大民意都被中華民國法官公然強暴了,這是司改已成「輸改」?!還是人民還要耐心等待邱太三「不浪費生命」的「思改」?

    也許,執政者真要等到「皇后的貞操」被司法強姦時才會喊痛,那時痛定思改可早就輸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