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4日 星期五

賴總統何來「暴走立威」?

 

【民報 論壇】

賴總統何來「暴走立威」?

影片還原對話過程,賴總統談話並非針對徐縣長,更看不出「暴走」跡象,藍營與部分媒體見縫插針,大肆散播「賴清德翻車」、「暴走立威」等不實訊息,這樣的政治操作也太明顯惡毒了。

郭川珍(教師)
2024/10/04 18:11
賴清德總統1日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聽取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四縣市長的防災簡報。示意圖/擷自民視新聞網

山陀兒颱風來襲,總統賴清德指示各縣市首長與相關部會加強防颱措施,本是愛民之舉,不分中央與地方更無關藍綠,卻因賴總統在視訊中多次追問花蓮縣長徐榛藯「撤村人數是3000多人或8000多人?」就被藍營與部分媒體大加渲染成了「暴走立威」。

我們從影片中看見幾件事實:1.賴總統開場就感謝徐縣長與花蓮縣府團隊;2.賴總統幾度確認撤村人數,語氣與態度平和;3.發現撤村人數有落差時,賴只說:「沒關係再確認,有需要可請國防部協助。」並無所謂「動怒」。

影片還原整個對話過程,賴總統談話並非針對徐縣長,更看不出「暴走」跡象,反倒是藍營與部分媒體先縫插針,藉機大肆渲染「賴清德翻車」、「暴走立威」等不實訊息,這樣的政治操作也太明顯惡毒了。

面對山陀兒強颱,花蓮撤村人數不僅是統計表上的「數字」,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賴總統之所以再三確認人數,除了履行領導人職權,更是對於人民生命財產安危的關切,絕非刁鑽於數字,這正是一個總統該有的格局,哪來的「暴走立威」?

如果多問幾次能夠減少傷亡發生,總統就算問六次、百次也無可厚非,更何況縣市首長原本應該精準掌握撤離人數,此次8000人與3000人兩組撤村「數字」,也都是由花蓮縣府所提供,這才是這場「颱風政治學」最荒謬的事吧。

在天災與戰爭之前,每個數字都是生命,藍營與其處心積慮的抹黑造謠,不如多多關心人民財產與生命安危,確實做好防災應變措施,這種「三八政治」操作大可不必。

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我們都是18號:榮耀棒球的感動

 轉載自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自由廣場》我們都是18號:榮耀棒球的感動

2024/09/30 05:30

郭川珍

 

日前中職中信兄弟隊周思齊在台北大巨蛋舉辦引退儀式,有五月天到場演唱,別開生面的引退式,不只很音樂,更引起莫大迴響。

 

前天統一獅隊為背號十八號的投手潘威倫舉行引退賽,吸引廣大球迷到場觀賽及加油。對於一個投身職棒廿二年的投手來說,數萬球迷到場本是意料中事。但看到現場球迷不分男女老幼、攜家帶眷拿著嘟嘟引退商品進場,穿著十八號的紀念球衣時,雖是一般球迷的追星舉止,但看他們熱切地表情,既興奮、期待又害怕的心理,有著同樣的話題與目標,這些來自各地的球迷,瞬間同為一國、同為家人,雖然瘋狂,還是很感動,感動台灣棒球的熱情與活力。

 

看到對手台鋼球隊的球衣全都是十八號時,那是震撼!震撼台灣職棒的水平,台鋼的十八號,還未比賽就讓比賽超越輸贏。

 

這是台鋼的智慧與格局,儘管是新興球團,值得按讚。這場比賽,不論輸贏,就已經創造歷史,成為典範。

 

中職同意客隊球員穿上主場引退球員的背號上場比賽,也值得鼓勵,不拘泥於規定、勇於突破,做出大膽創新的決定,成就難得的場面與紀錄,讓台灣棒球史上有了新的里程。

 

沉默投手潘威倫的引退感言可圈可點,獲如雷掌聲,他把曾有的榮耀賦歸眾人,表現出一個資深投手的大度與期待;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希望職棒當中的不好或不足都隨他而退,期許未來的台灣棒球精益求精,團結向上、常常創下佳績的十八號精神。

 

是的,把榮耀的十八號留在棒球,把曾挫折、不足的帶走。看著十八號潘威倫走出球場,現場掌聲久久不絕。是的,留在現場的就是未來讓棒球精益求精,團結向上、常常創下佳績的十八號。可以榮耀棒球、振奮人心、耀眼世界十八號!

 

真的,我不懂棒球,但我深受撼動。因為我也是十八號!

 

反觀今日的立法院,議題、法案、預算為反對而反對,卡住國家運作,在野黨該好好學習,如果能夠像那日職棒一樣有格調,超越輸贏、政黨利益,以國家及全民福祉優先,那不就是更完美的台灣了嗎?

 

(作者為教師)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整頓吧 !

 

整頓吧

吳艷珍

近日法院一審宣判高虹安涉詐領立委任內助理費案判刑74月;而顏寬恒則因台中立委顏寬恒涉犯貪汙罪、偽造文書罪嫌,分別被判處710月有期徒刑,褫奪公權3年、6月有期徒刑;可易科罰金。

 

分屬白藍兩陣營的兩人,都認為判決不公,也將上訴以捍衛清白。這當然是他們的權利,絕對尊重他們上訴到底的權益。只是,有心人士,還是要做政治聯想與批判,認為這是司法照著賴政府的劇本走,直指是政治操作或政治迫害,一如鄭文燦的收押禁見,指為整肅的開端。

 

這些指控,顯然就是政治操作,因不管高虹安或顏寬恒涉案之事都不是昨日才查案、今日就宣判,相反的已有時日及相關的事證,那就尊重司法、毋枉毋縱。當事人既然不服,就依法提起上訴,好好捍衛自身權利及清白,別拿政治迫害來說嘴、卸詞,甚至以此蹭流量,企圖以此影響司法公正審判。

 

    鄭文燦、高虹安、顏寬恒三人都是涉貪被法辦,也分屬不同政黨,當然涉案情節輕重不一,是否仍有其他案件牽扯其中,就由司法偵辦,毋枉毋縱。尤其在未定讞之前,還是強調無罪推論原則,堅守法治。

 

但案發至今,鄭文燦已被民進黨停權、高虹安自動退出民眾黨,而國民黨卻一貫的作風,支持上訴、暫不停權。三黨的標準與作風高下立判,選民全看在眼裡。

 

賴政府此刻整頓就該不畏閒言閒語,因為整頓,不是整人,也不是整肅,而是勵精圖治,只分是非對錯、無關顏色或黨派,更沒有辦藍不辦綠的問題。畢竟,吏治清明是國家根基,本該大力整頓,更要從根本做起,貪贓枉法情事並非一朝一夕,更非始於賴清德或蔡英文執政。

 

只是整頓或改革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若無決心,甚至若無「今日不做、明日後會後悔」的體認,那種盤根錯節的利益共同體,說穿了就是共犯結構,若不打破,不只長久傷害民主法治,將來更會反撲、反噬,影響未來執政的效能與公信力。

 

    舉例來說,桃園某員警抓色情卻插暗股在色情行業,平日通風報信以躲查緝,另一方面則以警察身分奮力抓對手,美稱打擊犯罪而屢屢獲獎敘功。這種抓對手來當業績以及掩護自家不法的雙面手法,即便被監察院彈劾,竟還可轉任移民署專勤隊。類似的作法在查緝逃逸外勞時又上演,若有風吹草動,再轉調警局。這種利用職權掩護自家不法及打擊對手的人民保母,若不是有相當的政商關係,何能如此囂張數十年?

 

有如此敗類員警,該如何打擊犯罪與不法?藉職權掩護自身不法、打擊自身不法的競爭對手來做業績,還冠冕堂皇地宣傳自身偵查能力高超,有效打擊不法而屢屢獲獎,這樣的知法犯法與執法,不只敗壞警察形象、玩弄職權、踐踏民主法治,更讓政府宣示打擊「黑、金、槍、毒、詐」的決心受到質疑。因為,部分不肖執法的人,就是「黑、金、槍、毒、詐」的同路人。

 

加上許多隱藏的黑道勢力與利益糾葛仍在各地潛伏,更與地方xx王勾結,如此盤根錯節的共犯結構,黑白共舞、是非不分成了某些地區的政治基調。

請問,這樣的情況不該整頓嗎?從歷史來看,此刻不鐵腕整頓,過去的貪腐多半是藍營,而今要杜漸或染指到各政黨嗎?當白不再白,綠漸染黑,再加上赤紅的滲入,台灣的治安、社安乃至國安就被這些蠶食鯨吞而趨腐敗。

 

所以,與其說賴清德好整頓、整人或整肅,不如說「不得不然」。這不是「朕難容」,而是「民難安」、「意難平」,就是時局、更是廣大民意,好好掌握時勢、大力改革,不再姑息養奸就是回應廣大民意的全民總統。

 

   加油吧!賴政府,民意與正義就是執政的最大後盾!

 

2024/07/27

干卿底事?關他何事!

 

民報論壇】干卿底事?關他何事!

黨主席柯文哲被上銬了,黨立委就揚言凍結總統府預算,這是什麼邏輯?難道柯主席享有司法豁免權「關不得」?檢調辦案一切看證據,勿枉勿縱,柯文哲涉弊被收押,干賴清德什麼事?賴清德又憑什麼去節制檢調廉?

吳艷珍(前群策會專員、前李登輝學校專員)
2024/09/16 17:31
柯文哲遭收押禁見,民眾黨控訴司法不公、點名賴清德「踹共」,並發起「全國開講」挺柯。示意圖: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新莊場開講/民眾黨臉書粉專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弊案遭羈押禁見,各式民調及說法紛紛出籠,顯示柯文哲案確是矚目焦點,而且是任人蹭新聞或滲透的焦點,甚至是無關真相或公平正義的焦點。

國民黨人指稱AIT要賴清德對於此案應「有所節制」,儘管AIT聲明不介入司法,國民黨人仍執意認為AIT「不介入但關切」,國台辦更將此案定位成賴清德操弄司法,追殺不挺台獨者。

儘管美國台灣協會(AIT)已聲明不介入我國司法,國民黨人仍堅稱AIT「不介入但關切」。圖:AIT新任處長谷立言5日舉行上任首場記者會/台灣協會AIT臉書粉專

台灣民意基金會13日公布民調指出,關於「柯文哲是否是被賴清德政府政治迫害」,有28.6%的人表示同意,前立委郭正亮說這數據大於民眾黨基本盤,代表這個案子對總統賴清德有傷,還點名檢察總長邢泰釗、北檢檢察長王俊力及法務部長「要約束一下」,因為「帳」都會算到賴清德頭上,郭正亮這番說法是轉個彎呼應國民黨。

國、共都指賴清德追殺柯文哲,有趣的,是民眾黨發起全國開講聲援柯文哲,8日晚間在立院群賢樓外舉行首場晚會,聲稱現場有2萬人,線上人數突破10萬人,但民調統計仍有48%民眾不相信柯文哲清白,且有超5成的人認為,演講無助於挽回整黨形象。

而《壹蘋新聞網》民調讀者「柯文哲不提抗告,你相不相信他是清白的?」也有57.4%網友表示「絕對不相信」他是清白的。

柯文哲是否受政治迫害?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13日民調結果,逾5成認為「不是」,但也有近29%受訪者認為,柯案是政治迫害。示意圖/擷自東森新聞網

筆者秉持「未經判決確定,應推定為無罪」原則,但若從國共指控賴清德政治追殺論,對照超過6成民意「絕不相信」柯文哲清白,不啻再度證明國共一貫漠視民意與基本事實的作風。

其實,在7月鄭文燦涉貪遭聲押時,總統賴清德已發表聲明「不分黨派,不問何人,只要涉及非法,檢調都應該查辦,勿枉勿縱。」此後,即便是被視為賴系愛將的林宜瑾涉助理費,照樣嚴查嚴辦,一向為人詬病「辦藍不辦綠」或「辦綠不辦藍」的司法亂象,在賴清德上任後已不復存在。

所以,檢調查辦非法,只能看證據辦案,勿枉勿縱,柯文哲被羈押,關賴清德屁事?賴清德要如何去節制檢調廉?如何去追殺政敵?

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及立委張啓楷痛批賴總統是獨裁新威權,賴政府是新黨國主義,揚言新會期凍結總統府預算等,黨主席柯文哲被上銬了,黨立委就揚言凍結總統府的預算,這是什麼邏輯?手銬是Made in總統府?還是「關鍵」少數的在野黨黨主席「關不得」、享有司法豁免權?

7月鄭文燦涉貪被押時,總統賴清德已聲明「不分黨派,不問何人,只要涉及非法,檢調都應該查辦,勿枉勿縱。」圖:桃園地檢署8月27日依貪污治罪條例將鄭文燦起訴,並求處重刑12年/擷自鏡電視

柯文哲捲入京華城案,不論是否涉及圖利、貪汙等,應靜待司法調查,民眾黨選擇「全黨護一人」訴諸民粹、汙名化司法,不只自毀形象、背離多數民意,更失去關鍵少數在野黨應有的堅持與監督力量。

柯文哲曾經這樣說:「臺灣必須要有一個機會重新開機,暫時擺脫藍綠互鬥的泥淖,這種意識型態的對立不斷激起,只是謀求個人或政黨暫時的政治利益,這不符合臺灣的長期發展。」

賴清德上任後大力改革、整頓吏治,不就是柯文哲所說的「重新開機」,然而民眾黨不但違反柯主席的意志,還揚言凍結總統府預算,請問總統改革,干卿底事?柯文哲被關押,這又關賴清德什麼事!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小三與三小

【民報 論壇】小三與三小

官員被爆有「小三」就要下台,但不思為民喉舌,反而漫天胡扯不知在講「三小」的民意代表卻不用下台,這算不算是21 世紀最大笑話呢?!

郭翰林(退休人士)
2024/08/28 10:39
前交通部長李孟諺上任僅92天,就因婚外情曝光而辭官。示意圖/擷自台視新聞畫面

前交通部長李孟諺長達10年的婚外情曝光,第一時間請辭獲准,而其外遇對象張欽芳日前也發表聲明坦言做錯事該受到譴責,並且向李的家人致歉,但她也澄清兩人交往細節,希望外界不要扭曲事實。

筆者於此先聲明,本人不識李孟諺或張欽芳,純粹就事論事,首先,我要為張欽芳按個讚,因為她坦承自己做錯事,直白地向李家人致歉,光是這點,就強過許多政治人物條件式、掩飾性,甚至擠牙膏式的道歉,或假惺惺地道歉後繼續撈取政治利益。

其實有關情感或婚姻問題,都是她與李孟諺家庭的事,並非公共議題,李妻如果認為配偶權被侵害或婚姻被破壞,她可以捍衛自已的權益,至於如何捍衛或進行乃屬私領域事務,外人毋須也無權介入或過問,畢竟,都是成年人了。

李孟諺(右)的外遇對象張欽芳(左)發表聲明向李的家人致歉,同時澄清兩人交往細節,希望外界不要扭曲事實。圖/翻攝PTT

李孟諺第一時間請辭,用行動代替說明,不像過往政治人物假惺惺地道歉或切割式滅火,算是果斷明快,此舉也讓政治對手扼腕,怎麼戲才登場,主角就下台,像是夭折的宮廷劇失了準頭、乏味得很。

而外遇女主張欽芳的聲明也顛覆傳統:「我是做錯事的人,受譴責是應該,但是事實不該被刻意扭曲…」她自述從中國福州來台數十年,在此結婚、落地生根,10年前自行貸款購入永和的二手屋做為現在的住處,與大樓建商沒有任何關係或接觸,媒體指她被「金屋藏嬌」的報導「對一個在台灣社會努力工作的女性是一種極大的污辱。」

張女的聲明不卑不亢、不潑婦罵街,有錯認錯,不是她的錯也不容被污辱,對照那些在國會殿堂自以為是的謾罵、硬拗的女性立委,更值得我對她按個讚。

頂著博士光環的女立委在議場上「於法不明、於學不精」的「三小」表現,竟遠不如背負「小三」罵名的張女士。示意圖/擷自台視新聞畫面

有些人,站上權勢的舞台就忘了形,例如某在野黨女立委,以為「大聲就贏」,對不同黨派立委說「我就是比你大」,在質詢台以「上對下」質詢行政院長或官員,這種在國會殿堂赤裸裸地「小看同儕、小看官員、小看憲法」的「三小」立委,正是對台灣民主法治極大的侮辱。

對照張女是非分明,不因犯錯就概括承受莫須有的污名化,頂著博士光環的該女立委在議場上「於法不明、於學不精」的「三小」表現,實在遠遠不如背負「小三」罵名的張女士;我們常說,沒知識、要有常識,沒常識、也要會掩飾,該名女立委如此大剌剌自曝其短、毫不掩飾自己的無知,早已不適任了。

官員被爆有「小三」就要下台,但是不思為民喉舌,反而漫天胡扯不知在講「三小」的民意代表卻不用下台,這算不算是21 世紀最大笑話呢?!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信賴打擊不法的決心

 

信賴打擊不法的決心

郭翰林

       鄭文燦涉貪一事,從57歲生日當天被聲請羈押、禁見,引起政壇震驚,進而以五百萬元交保,限制住居、出境及出海,鄭閃辭海基會董事長一職。至此一切該回歸司法,政治上的揣測就不必了。

 

        只是有趣的是,只是短短兩三天的事,藍白營的態度與說詞很矛盾。一方面見獵心喜,要檢調擴大偵辦,頗有欲置之死地之意,而忘了司法的無罪推論原則;另方面又強調這是綠營的宮鬥大戲,甚至直指總統賴清德,認為是賴系對蔡系開的第一槍、是打擊政敵等等。

 

    搞得好像檢調的依法查辦動則得咎,辦或不辦或如何辦,藍白營都無法公正評論,甚至給人企圖用政治聲量或媒體公審來左右案情偵辦。一如雲林縣議長及前議長涉及綠能弊案被聲押時,藍營的說法是相信自家人。好像情義相挺勝過是非對錯,兩相對照,綠營的尊重司法或不護短就顯得不近人情。

 

        已是21世紀了,藍營仍然充斥著傳統的中國醬缸思維,官官相護,「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裙帶觀念至今仍支配他們的行為模式,不問是非對錯,只問自身權勢是否受影響。所以,中央要依附盤據地方要壟斷割據。只要坐大權勢,掌握行政操縱人事、干預司法、隻手遮天,顛倒是非,就成了傳統藍營的另類「王道」。

 

        反觀綠營的態度非常一致,從民進黨到行政院、總統府,賴清德說盼司法單位毋枉毋縱,儘速釐清事實。他尊重司法,正顯出不干涉司法的立場明確。

 

        總統賴清德甚至回應,不分黨派、不問何人,涉及非法,檢調都應該查辦,勿枉勿縱。換句話說,雲林縣的綠能弊案該查、鄭文燦涉貪也要查,這沒有藍綠之分,只有是非之別。

 

        未來,賴總統更要查種種弊案,尤其是那些喜歡在地方稱王的人,既可稱王必也涉足龐雜,不只土地開發,環保廢棄處理、農漁價格操控……等等,凡有不法,不分顏色、派系都應查辦,才能符合社會期待。免得到處有所謂陳百億」、「鄭百億」、x百億……等等,這些億,如果不徹查,多少不法、不公不義就在地方繼續糾結、生根,甚至世襲,成了動搖民主法治的大蠹蟲,縱容這些人在地方稱王,其實正是默許極權與腐敗在地方復辟。

 

                 久而久之,間接的,成了扼殺台灣民主法治的隱形共犯。所以,沒太久,民進黨國民黨化的過程,就讓多數選民從過去討厭國民黨的一黨獨大,變成討厭國、民兩黨,這是民眾黨竄起的根本原因,才有了今日得以在國會以關鍵少數席次挾持多數民意的機會。

 

        因此這不是打擊政敵或消滅「某某王」,因為民主法治社會中,維繫社會公平正義的法才是最大,地方王只要不法就查辦,沒有免責或豁免權如此才能還給台灣一個民主與公平正義的國家!

 

        賴清德既有改革的決心,就無需受制於藍營的酸言冷語或有心人士的反諷。鄭文燦若涉貪,不是賴清德剷除異己,而是剷除不法,若無不法,還其清白;與其說是向政敵開槍,倒不如說這是向挑戰民主法治的不法宣戰,期待賴清德堅持這原則,給台灣人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吧!

 

202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