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7日 星期三

改革了嗎?

【民意論壇】改革了嗎?

  2021-02-18 13:20
作者指出,整個中華民國體制內長期以來就充斥此種鄉愿文化,以致公務員一向官威十足而辦事效率卻明顯不彰。如今,法務部長蔡清祥強力要求檢察長「如實評核」,是否顯示有決心對症下藥?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作者指出,整個中華民國體制內長期以來就充斥此種鄉愿文化,以致公務員一向官威十足而辦事效率卻明顯不彰。如今,法務部長蔡清祥強力要求檢察長「如實評核」,是否顯示有決心對症下藥?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繼日前報載2020年間因言行違失而「出名」的4名檢察官考績待核定後將被列為丙等。而今吃「考丙」的名單出爐卻達21位, 創下紀錄。在法務部長蔡清祥強力要求檢察長「如實評核」,對於違失不得視而不見,否則予以退回。因此在灰色地帶者,也可能被退回重審,人數應會增加。

原本4「名人」吃丙,一下子躍升至21人,被稱破紀錄。但諷刺的是明明只是「如實評核」,人數就如此波動,這意味著「如實評核」已然映照出中華民國官場上鄉愿文化的根深蒂固。只要不被爆料、不成為新聞名人到上司無法掩蓋的地步,官官相護、睜一眼閉一眼都算是正常的為官之道。違反此道,不是白目就是異類,以致本該是主管單位依法行政的作為,竟成了破紀錄的大新聞。在號稱民主法治社會的台灣,不知這是異類會改革?還是改革成了異類?

其實,不只司法界如此,整個中華民國體制內長期以來就充斥此種鄉愿文化,以致公務員一向官威十足而辦事效率卻明顯不彰。因為少做少錯,甚至不做也不是錯成了一種常態或潛規則。所以公務人員考績吃丙的比例不只偏低,甚至還難以懲處,以致公務員是鐵飯碗的思維,又莫明其妙的再成了惡官劣員的一種保障。

政壇充斥鄉愿文化

迂腐的思維形成不成文的陋規,而陋規又變成常例,且勝於法律。這套運作法則遠勝於現有的法律規章,幾乎主宰或內化於中華民國的文官體制,致使有法卻無罰,有律卻無理的荒謬現象。

號稱法治的國家,國家機器內部的運作,竟把法規當成參考用,說好聽是情理法兼具,說難聽卻是「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關係」。當然,法律也不是全然無用,尤其在排除異己、整肅政敵時特別好用,因為一切於法有據,甚或只是依法辦理,法律淪為整肅工具。這在國民黨執政的威權時期,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貪腐不公的情事層出不窮,也成了多數台灣人對國民黨深惡痛絕的根本原因。

民進黨打著改革口號上台,不認清結構性的體質文化,並拿出決心對症下藥的話,改革注定淪為口號。司法改革如此、行政改革何嘗不是如此。蘇貞昌有拔官的氣魄,但可有拔掉官僚習氣與官官相護的決心嗎?否則上面喊改革,但下面搞花樣作掩護,地方政府或基層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就算了,還是我行我素,敷衍、應付就好,反正,忍一下避過風頭,「頭過身就過」,因循苟且如舊,更何況沒有18%了,「能混就混、能撈就撈」的心態與歷史都有了合理化的藉口了。

因此,改革缺的不是法規,也不是政風或督察單位,缺的只是做與不做的決心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